6月22日,第九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投资年会(HDI)”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收官。作为医疗健康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汇聚政、产、学、研、医多方代表,围绕"精准市场定位、非医保服务项目打造、技术驱动服务升级、精细化运营管理、品牌与患者教育协同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社会办医突破发展瓶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
作为一所创建于1971年、淮海经济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重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矿总医院多年来深耕学科建设,其王牌科室心内科更是技术精湛、声名远播。科室年门诊量超数万人次,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数千例,患者出院后随访需求巨大且至关重要。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医院,也曾被“随访”这件“小事”深深困扰。如何将顶尖的临床实力,转化为出院后持续、温情的患者关怀,成为他们寻求突破的关键。
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为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第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这项关乎全民健康福祉的重大工程即将全面启动。这份重磅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2025年,我国医疗领域监管迎来“强力度、广覆盖”的关键阶段。全国多地密集启动年度医院巡查工作,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巡查组全面进驻,与国家层面的巡查方案形成合力,共同掀起医疗领域违规彻查热潮,2025年也因此成为深化医疗领域治理的关键之年。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安宁疗护实践指南(2025年版)》,这一政策动态标志着我国安宁疗护领域迎来关键转折点——从过往缺乏统一标准的“边缘服务”,向体系化、规范化的“标准化医疗服务”跨越。对于深耕安宁疗护领域的诊所而言,这份指南既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深入解读指南核心要义,精准落地发展策略,将成为诊所抢占未来3-5年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升级具有关键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重要政策,明确在未来三年对全国家庭医生服务实施全面革新。此次升级聚焦于服务供给的扩大、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方式的优化以及保障机制的完善,旨在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从基础诊疗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跨越,为广大民众带来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体验。
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直指长期以来困扰医疗市场的广告乱象,尤其是那些打着“健康科普”“信息公示”的幌子,行变相营销之实的行为。
近期,北京医疗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亮相,为市民健康带来切实保障。从基层医疗机构到大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就医体验持续改善,这些变化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7月23日,随着巡视组在南京召开进驻动员会,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的地方部署正式落地。这场覆盖1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个副省级城市的“深度体检”,将医疗反腐推向了新高度——从“常规动作”到“重点攻坚”,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联动”,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全面提速。
当浙江省中医院凭借乌梅汤药方斩获5亿流量,天猫旗舰店单月冲上养生茶类目第一时,中医诊所经营者们必须意识到:传统滋补品正经历从“药材”到“零食”的惊人一跃。石斛冻干粉、黄精红枣糕、西洋参软糖…… 这些颠覆认知的 “养生零食”,不仅让老字号年轻化,也为中医诊所拓宽赛道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以患者为中心” 早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诊所立足市场、谋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患者选择一家诊所,不仅是选择医疗服务,更是选择一种就医体验。那么,诊所究竟该如何让患者从踏入诊所大门到离店的全程,都能真切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呢?这5个具体行动,将助您打造有温度、有口碑的诊所服务!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规模已突破1亿大关,且正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持续增长。癌症晚期患者因肿瘤压迫神经引发的剧烈疼痛,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导致的肢体灼痛,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来的长期折磨,不仅严重侵蚀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研究表明,超30%的慢性疼痛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60岁以上人群慢性疼痛患病率高达65%,疼痛管理已超越传统认知,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后的第三大健康议题,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救命钱”,其安全关乎千家万户。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了第一批飞行检查典型案例,很多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是药店,都被检查出了系统性的违规问题,违规金额跨度巨大,从数千元到超 3400万元不等。这些案例不仅暴露了医疗机构存在的共性顽疾,更向所有从业者宣告:医保合规,已然成为关乎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容丝毫懈怠!
2025 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医疗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近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正式发布,一场围绕医疗体系重构、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创新等核心板块的变革拉开帷幕。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将如何重塑上海市民的就医体验?又会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