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春夏之交,扬州中医院推出的“茯苓腰果面包”日均销量高达3000个,抖音话题播放量超3亿次。这款融合八珍汤古方的烘焙产品,不仅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养生社交货币”,更让传统医疗机构的“轻养生”衍生品开发站上风口。从酸梅汤、中药奶茶到药膳面包,医疗健康产业正经历“产品形态再造、经营模式重构、用户需求重塑”的三重变革。
作为一名诊所人,是否可以有所借鉴,加入“轻养生”浪潮?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产品设计启示:从“治病良药”到“生活良方”的基因重组
扬州中医院的爆款逻辑,核心在于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理念,巧妙转化为大众可感知、愿消费的产品符号。
药食同源的轻量化改造
在技术层面,扬州中医院采用“低温破壁 + 微囊包裹”的先进工艺处理茯苓、党参等药材。这种工艺能在保留85%有效成分的同时,有效消除中药材原本的苦涩感,让消费者不仅能享受美味,还能收获养生功效。以“茯苓腰果面包”为例,其制作过程中,茯苓经过特殊处理后,既保留了健脾祛湿的功效,又不会影响面包的口感。在产品呈现上,借鉴奶茶行业的产品分层理念,设计出“撕开可见当归颗粒”的独特视觉效果。当消费者撕开面包包装,清晰可见的当归颗粒,直观强化了“看得见的养生”这一认知,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
场景适配的消费逻辑
扬州中医院精准把握都市白领碎片化养生需求,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推出相应产品。比如,在早餐场景,推出“甘麦大枣司康”,其富含的甘草、小麦和大枣,能在清晨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与安神的双重功效;下午茶时段,则推出“玉竹桂花冻”系列,玉竹滋阴润燥,桂花香气宜人,成为白领们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为解决传统药膳携带不便的痛点,采用独立充氮包装,有效延长产品保质期,也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享用。
文化符号的年轻化转译
在产品命名上,扬州中医院别出心裁地将《金匮要略》古方赋予新名称,如“诸葛元气包”“贵妃养颜卷”,通过典籍IP的当代激活,让传统古方焕发出新的魅力。此外,还开发出“五行面包盲盒”,每个口味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更激发了Z 世代的收藏分享欲。许多年轻人购买盲盒后,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 “开盒”体验,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
对于诊所而言,研发出的“轻养生”产品必须要具备双重功能:养生功效+符合消费者口味和审美。比如节气茶包、经络穴位巧克力等这类“轻医疗”产品。在定价方面,单品的价格一定要符合大众日常消费能力,比如在9.9元~29.9元区间。
二、经营生态构建:OMO 模式下的“医疗+消费”闭环
扬州中医院独创的“诊室引流+私域复购”模型,为诊所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具体可以借鉴哪些呢?
线下场景再造
扬州中医院就在候诊室设置了“智能体质检测屏”,通过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适配的茶饮。同事,还把药房改造为“本草生活馆”,陈列汉方精油、艾草眼罩等30 +SKU衍生品,营造浓厚的养生氛围,让患者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并购买相关产品。
线上生态搭建
建立企业微信健康社群,推出“养生打卡积分兑换诊疗费”活动,有效提升用户粘性。用户每日在社群中分享养生心得、完成打卡任务,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诊疗费用,极大调动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数据驱动迭代
根据社群反馈数据,扬州中医院总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梅雨季,针对消费者对祛湿的需求,及时推出“祛湿茯苓包”,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该产品复购率达 67%。
三、需求挖掘方法论: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的认知革命
扬州中医院爆款产品的成功,源于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控。
焦虑转化型需求
针对90后“朋克养生”的矛盾心理,扬州中医院推出“护肝解酒棒棒糖”。这类人群经常熬夜加班、饮酒,“护肝解酒棒棒糖” 能有效缓解他们的健康焦虑,解决熬夜加班后的负罪感。此外,借鉴“预防性医疗”理念,开发可检测唾液皮质醇的智能压片糖果,消费者通过服用该糖果,能检测自身压力水平,提前预防健康问题,满足消费者对主动健康管理的需求。
社交货币型需求
在产品设计上,扬州中医院注重创造社交传播点。推出“把脉诊断咖啡拉花”,在拿铁上绘制经络图案,消费者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形成自发传播。同时发起#中药盲盒挑战赛#,参与者拍摄开箱视频即可获得免煎药服务,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产品销量。
文化认同型需求
扬州中医院联合非遗传承人推出“二十四节气香囊”,每个节气限量发售199份,将传统文化与养生产品相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又增加了产品的稀缺性与收藏价值。此外,开发“本草探源之旅”研学产品,消费者可前往药材基地参与采摘炮制,亲身体验中药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深化对品牌的文化认同。
诊所操作要点
诊所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时,应同步采集饮食偏好、消费能力等 200 + 标签,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患者需求。针对慢性病患者,推出“订阅制养生盒”,根据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按月配送定制药膳食材包,提供个性化、持续性的健康服务。
四、风险管控体系:爆款背后的“安全阀”设计
扬州中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仿冒品冲击等问题,这也凸显了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合规性管理框架
在产品定位上,扬州中医院将产品定位为“食字号”而非“健字号”,合理规避医疗功效宣传风险。建立法律顾问团队,对包装文案进行严格审核,进行“极限词过滤+功效表述合规化”处理,确保产品宣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
知识产权护城河
对于核心配方,扬州中医院积极申请“中药复方保密专利”,从法律层面保护创新成果。在外观设计方面,注册全类目商标,防止他人模仿。同时,与高校共建“药食同源研发中心”,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持续产出具有技术壁垒的创新成果,保持市场竞争力。
扬州中医院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如果医疗机构运用消费品逻辑重构服务,以互联网思维重塑流程,用文化符号重释价值时,医疗机构的边界将得到无限延伸。正如该院药膳研发中心主任所说:“我们卖的不是面包,而是年轻人通往传统医学的味觉桥梁。”这诊所经营者应把握机遇,借鉴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实现传统医疗服务的 “破圈” 发展。
最后,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预约挂号、线上看诊、线上商城购买产品、电子病历、患者管理、经营数据分析、客户管理、进销存管理、经营活动管理等功能的诊所管理软件,欢迎随时沟通。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