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了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公立医院注重医疗质量、精益化管理和注重人才技术、医院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要求,其意在要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本文以医院为例,从分析基层医疗单位面对医保改革的管理运营方式以及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入手,进而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的管理变化,核算变化,思路变化来阐述如何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优化医院管理及经济运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试行通知在2019年就已经发布了,文件的发布旨在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智慧医院的建设,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为帮大家做好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我们整理了在迎接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中的必须掌握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建设医院系统的参考。
国家卫建委出台《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在第一分区正式展开。《通知》表示:卫健委决定在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并对智慧医院的分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做出明确的要求。这对医疗crm系统有了进一步的需求。
历史上生产力的几次飞跃,都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创新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热潮。
随着中国吹响大健康战略的号角,医疗服务行业将向更广范围扩展,民营医院也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服务观念和重塑医疗服务流程,医患关系矛盾还将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智慧医疗中的服务变革已经成为决定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DRG付费在全国的推广,让医院各个部门都开始紧张了起来。经常遇到读者问,在医院推广DRG付费过程中,病案科、信息科、医务科等医院各科室中,谁应该做主要工作?各个科室的职能较之前又有何变化和挑战?医院管理系统在其中有何作用?
仁树医疗创办的初心,不仅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看病难问题,还要让医疗回归服务的本质,让看诊和治疗简单易行。
本文为《客户运营》系列栏目第二篇,我们将从搭建客户运营体系的缘由、搭建建议及应用三个角度的话题进行探讨。
提高智慧医疗质量、增加获取服务途径和降低医疗成本,构成了医疗健康领域的不可能三角。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智慧医疗分级诊疗制度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试图在不降低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居民获取医疗服务的途径和降低医疗成本,为居民的健康谋福祉。
产品贯穿着客户触达、渠道管理,再到个性化医疗和持续服务的循环,对于医疗机构长效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政策对社会办医的支持,民营医院蓬勃发展,据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底,民营医院数量达到23227所,占医院总量比例从2008年的27.4%增加到66.2%,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尽管民营医院总数已接近公立医院总数的一倍,并在持续上升,2020年1至11月间,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数仅为4.7亿人次,还不及公立医院25.1亿人次的五分之一。当前,民营医院对于患者的吸纳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夯实和深化。
社会资本办医,尤惧“短板效应”。民营医疗机构中,存在良莠不齐的乱象,尽管在杠杆的一端,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常常能凭借高医疗水平与优质服务脱颖而出,但如果公众对于民营医院的整体印象被“收费高、过度医疗”等人云亦云的言论所蒙蔽,可想而知,优质民营医院的品牌塑造工作也会加上一层镣铐。
医院在客户运营上都存在哪些可提升空间,又该如何运用数智化手段提升运营精细度?
早在2019年初,“私域流量”概念就已经被频繁提起。相较于昂贵的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流量,流量所有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利用医院CRM,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呢?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